特别提示: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随时间都会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如有异议,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敬请见谅,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生命的旅程就像一个循环,有出生就有死亡,虽说生老病死是一种人生常态,但是当我们在面临亲友的死亡时,仍然会十分悲痛,常常以泪洗面。
可是我们中国却有这样一种仪式,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不是以泪水洗面,而是以笑颜迎接。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有着很多特有的风俗与传统,其中“喜丧”是鲜为人知但又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一例。
“喜丧”就是为了死去的亲人而进行的仪式,既具有葬礼的威严,也包含着对死者的缅怀与怀念。
那么,“喜丧”究竟为何物?要实现喜丧,应具备哪些条件?
“喜丧”这一古老风俗起源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乡村地区。
在当时,家族兴衰与族群繁荣密切相关,因此大家族里的老人一旦去世,族人常常以一种特殊心态去面对这种损失。
什么是“喜丧”?从字面上看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却隐含着“全福,全寿,全终也”的三个基本条件。
族人们只有在同时满足了这三点之后,才能把它看作是一件值得“喜”的“丧”之事。
所谓“全福”,就是长辈在世时目睹家族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这种老人身份高贵,儿孙绕膝,因此他们的离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家人的巨大损失。
“全寿”规定老年人享有长寿的权利,起码要活到80岁或更多,最好在百岁以上。
须知,古代能活到如此高龄的长者不多,常常是靠家族精心照顾才能成为“百年老人”。
“全终”就意味着这位老人终于安详地死了,不受疾病的困扰,身后的事情都可以准备得很体面。
只要同时具备了这三项条件,族人们就会心怀感激而以为幸事。
家族要停灵几天,摆上富丽丧仪接受乡邻的吊唁与哀悼。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个大规模葬礼,但是族人们心里都有几分喜悦。
因为这个“喜丧”就象征老人功德圆满,是老人作为子孙后代的骄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成了子孙后代的心路历程。
真正符合“喜丧”要求的丧事自然不多。
一来因为古人平均寿命本来就不算太长,能够享受长寿的人也是有限的。
而并不是每个家族都能够象王朝一样繁荣几百年,兵荒马乱,许多老人晚年处于痛苦之中,丝毫没有“喜丧”可言。
那为什么这个似乎很冷的风俗还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流传下来?
那是由于其承载着前辈们对于美好生活如家业兴旺,子孙绕膝的畅想,其中还包含着后世对于生命价值的殷切追求。
“喜丧”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理想与期许。
喜丧葬礼仪式
何谓“喜丧”丧事?从字面上看,它是为丧事增添了喜庆因素。
那么,喜丧之礼与我们平常葬礼之礼有何不同?
喜丧葬礼准备工作繁重而繁杂,需家族成员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景颇族喜丧仪式则很特殊,景颇族族人死后,族里没有汉人哭得伤心难过,而是振作起来,换上烂漫红装,为“欢送”仪式做准备。
景颇族认为死亡仅仅是生命循环的一环,人死之后心灵将升华至更好的状态,与祖先相见。
因此死是可喜可贺的,如同新生儿出生时,人们要以歌舞“欢送”死者的心灵,保佑其升天顺利。
筹备喜丧葬礼并非易事,需提前约6个月着手策划,请总管和会计师操办全局,详细计算用度。
不像一般葬礼,喜丧所有从简做派都已不适用。
比如棺椁要选择珍贵红木、雕刻精美图案,以表示对死者的高尚敬意。
在典礼之日,以红色排列代替一般葬礼上的白色打扮,各民族或单独起舞、或齐头并进,以欢舞迎宾。
宾客盈门,人声鼎沸,或献礼物,或滔滔不绝,谈资不外乎为逝者作种种颂扬,大宴已备,红酒洒檀香,盛况空前。
喜丧葬礼决不缺少戏剧性的一环,如“龙总”典礼,实际上犹如汉人“引路經”。
族人们在死者灵魂深处舞着龙形图腾指引他们寻找天堂之路。
也有一种仪式叫做“吊脚”,族人将死者呈悬空姿态摆放在高架之上,意思是升天复生。
喜丧期间,葬礼仪式全程欢乐。
中西葬礼
死亡是人生旅途上的一环,让人望而生畏,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自然现象。
从古到今,人类都在用复杂的态度去迎接死亡,既留恋与景仰逝者,又害怕与躁动未知。
文化,历史及社会背景的不同使中西方对丧葬礼仪的表现形式及认识都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的葬礼是以白,黄,黑为基调的,尤其是白色是禁忌的,白色代表万物凋零,代表死亡。
黄色是中国文化中不吉利形象的象征,黑色是死亡和的代表,中国古代哲学观念认为白色还与西方极乐及死亡相关,所以它是中国人禁忌的颜色。
而且黑色作为一种消极色彩,在我国丧葬用品中经常出现。
西方丧葬主色调几乎都是黑色,而西方丧葬受基督教的影响很深,黑白是主色调,黑色关系到死亡与恐惧,白色代表着圣洁与纯洁。
中西丧葬用品选择也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丧葬会备寿衣,寿鞋等为死者所穿。
这些衣服色彩鲜艳、款式简洁大方、具有一定宗教色彩、代表长命百岁之愿。
在中国丧葬用品里,还有一些寓意吉祥的用品,比如印着“福”和“寿”的用品。
西方丧葬用品体现了较强的宗教特色,十字架,水和像是基督教重要宗教符号,它们被视为可以洗涤罪恶,指引灵魂升天。
这源于基督教“原罪论”思想,即人们都带有原罪并要求对这些宗教物品进行清洗。
中国丧葬重在悲思的抒发,高声哭泣被视为一种常态,一种表达悲恸与不舍之道。
而且西方丧葬仪式一般都要求庄严肃穆,不得高声啼哭,有的基督教国家甚至规定参与者不得穿着色彩艳丽的衣服,仪式总体上以庄严肃穆为主要特征。
他们相信逝者会上升到天国中去,成为初生的起点而非终点,所以不必有多少惨痛的悼念。
在墓地选择与布局方面,中西方同样存在着较大差距。
中国人注重墓地风水,要求墓地气场强,景色优美才能视为佳境。
西方丧葬时墓地大多选在教堂周围,西方人认为人生的每个重要阶段比如婚礼和葬礼都要在教堂里进行,所以选教堂周围墓地也就成了文化习俗。
无论在中国或西方,丧葬仪式均是民众表达死亡之方式,不仅是对于逝者之追思与怀念,更是对于生者之慰藉与寄托。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