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随时间都会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如有异议,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敬请见谅,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古人认为“入土为安”,只有埋入土中,逝者的灵魂才能安息。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殡葬方式在不断改变,关于海葬你了解多少呢?
01
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生者必死,死者必葬”的观念。殡葬方式的选择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不仅关系到逝者的安宁,也关乎其家人的心理感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土葬一直是最主要的殡葬方式,早在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有了土葬的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殡葬,古代皇帝和士大夫会选吉日吉时下葬,殡葬过程极为注重礼仪,普通老百姓也一样,尽其所能地举办葬礼。
古人选择墓地十分讲究,寻找风水宝地,希望为逝者选一个风水好的长眠之所。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使用火化取代土葬,火化可以大大缩小墓地面积,避免占用土地,同时火化也能防止疾病传播比较卫生。
不过火葬在刚推出时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一些老人认为火葬违背了传统,后代无法“入土为安”,另一些人则担心火葬会破坏环境。
改革开放后,火葬逐渐为社会接受,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火化设备简陋,生成的气体污染严重处理不当也可能污染水源。
一些殡仪馆为牟利,乱收费乱加价群众反映强烈,因此国家不得不出台法规,规范火葬程序,设立严格的排放标准。
02
新式葬礼轻生活
海葬、骨灰自然葬和骨灰立体安葬等新式葬礼不需要建墓基、墓碑或墓穴,不仅环保简约,还大大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比如骨灰自然葬,将骨灰藏纳于可降解容器中,让骨灰在几个月内消失于泥土,骨灰立体安葬则利用塔式骨灰盒的分层设计,容纳更多骨灰。
而海葬更是深受现代人喜爱,将骨灰撒入大海,不仅节省土地,还让逝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给予永恒的归宿。
这种方式起源于北欧海盗,现在办理海葬需提供身份证、户籍证明、骨灰证明等材料,按部门要求登记预约。
费用约在1500-35000元之间,还需加上地方开户费等杂项支出。如果使用更高级的船只,费用会更高,可达到5000-35000元。葬礼结束后家属会收到海葬证,每年可以回到海域缅怀逝者。
但是这些新式葬礼方式也存在一些争议,一些传统观念较保守的人认为它们无法取代土葬的地位。
部分地区海葬等新式葬礼的费用也较高,不如土葬经济实惠,另外新式葬礼也需要遵循当地法律法规,比如需要提前办理登记预约等手续。
这些新式葬礼更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或许可以重新定义对死亡的理解,带来更轻盈的生活方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存在传统的殡葬文化,如印尼巴布亚省的丹尼族至今仍保留烟熏尸体的习俗,将尸体经过数月烟熏后,覆盖红色粘土封存。这种古老的仪式形式,或许也蕴含着当地人独特的死生观。
03
海葬是环保的新丧葬方式
海葬指的是将逝者火化后的骨灰洒于海洋中的殡葬方式,经过专业机构处理的骨灰无污染,其中的钙、磷、碳等成分甚至对海洋有一定的滋养作用。
海葬不仅节省土地,而且对环境影响很小。一些沿海城市已陆续开展海葬,并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
家属需要提前向有关部门申请,到指定地点、指定时间进行海葬仪式,海葬仪式通常包括骨灰撒入海中的环节,以及家属的默祷、献花等仪式。
与土葬相比,海葬更环保,但也存在一些不便之处。海葬后家属无法定期到墓地祭扫,这对一些仪式感较强的人也许比较难以接受。
另外海葬的费用也不低,以大连为例,免费的集体海葬排期要到2025年,单独包船的海葬费用根据船只、海域、祭品等有所不同,一般也要几千元。
尽管如此,海葬仍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丧葬方式,它不仅符合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也体现了一种开阔的生命观。随着这种观念的普及,相信海葬会为更多逝者提供一种环保、宁静的最后安息之地。
相比土葬,海葬确实更加环保。不过要推广这一殡葬方式,还需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法规建设。各地需制定海葬的具体管理办法,规范海葬区域、时间、仪式等,避免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大对违法海葬行为的惩处力度。
2. 扩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海葬的正面宣传,帮助普通群众正确认识海葬,接受这一先进殡葬观念。可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
3. 降低海葬成本。目前海葬费用较高,这限制了其推广。相关部门可考虑适当补贴费用,或与殡葬公司合作,推出更多经济实惠的海葬套餐。
4. 建设海上纪念设施。可在海葬区设置纪念碑等设施,以便民众祭扫缅怀。这也能弥补海葬无法扫墓的缺憾。
5. 注重服务细节。海葬仪式要举办得体面庄重,各项服务到位。还可提供海葬后的心理辅导。
总之海葬作为一种先进的绿色殡葬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推广过程中,还需要采取配套措施,最大程度关注民众诉求,使这一殡葬方式真正为百姓所用、受百姓欢迎。
近些年,随着环保意识抬头,海葬在中国沿海城市逐渐流行。海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骨灰还入大海,非常符合“尘归尘,土归土”的思想。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在个别城市试点海葬。到21世纪,青岛、宁波等地已形成规模。
家属只需提前向殡葬管理部门申请,征得批准后,就可以按指定时间、地点,用小船或抛撒方式进行海葬。海葬不仅环保,而且能够满足新时代人“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04
现代环保与古老传统的碰撞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相较于传统墓葬,现代海葬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一些地区,古老的树葬仪式仍在延续,这似乎预示着一种现代环保理念与古老传统之间的碰撞。
想要进行海葬需要提前申请,否则会受到处罚,进行海葬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死亡证明,并等待海葬服务部门的安排。
这些繁琐的步骤,一方面是为了规范海葬,避免海洋污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葬区域经过精心选择需要遵守一定程序,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海葬的费用取决于多种因素,可能需要支付租船、请专业团队、准备骨灰盒等成本。一些地方政府为鼓励环保海葬,会给予经济补贴,但申请补贴同样需要办理许多手续,并受到户籍等条件限制。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海葬正受到国人的欢迎,但在菲律宾的甲米地,树葬这一古老的殡葬方式仍在延续。
当地人深信树木赋予了他们生命,死后应将身体交还给树木,他们会将直立的尸体安葬在事先挖空的大树干中,寄托着生生不息的期盼。
两种殡葬方式反映出迥异的价值取向。海葬代表了现代化、环保的理念,而树葬则寄托于对大自然的崇敬。
一种追求效率与绿色一种传承千年的古老仪式,这似乎预示着当代社会发展的两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也反映出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殡葬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承载着这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在传承中找到文化的共鸣。
除了海葬和树葬,全球还有其他独特的殡葬仪式。例如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阿西奇人,他们会用熏烤的方式腌制死者的尸体,制成所谓的“烟尸”。
这种独特的做法充满神秘色彩,外界对其原因也有许多猜测,但具体内情我们仍然所知甚少。
尽管海葬正越来越受欢迎,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福建一男子无视规定,私自将父亲骨灰撒向大海从而引发关注,这表明海葬必须依法进行,不能私自为之。
私自海葬可能污染海域,影响渔民生计。且自行处理骨灰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果选择海葬,家属必须提前申请,取得正式批准,再在指定地点、按照流程操作,不能随机撒放。只有这样,海葬才能发挥最大环保效果。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