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陵园
市县
热门城市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杭州 南京 天津 武汉 重庆
陕西 西安 咸阳 宝鸡 渭南 汉中 榆林 延安 安康 商洛 铜川 神木 韩城 府谷 靖边 定边
山西 太原 临汾 大同 运城 晋中 长治 晋城 阳泉 吕梁 忻州 朔州 临猗 清徐 柳林 高平 泽州 襄垣 孝义
湖北 武汉 宜昌 襄阳 荆州 十堰 黄石 孝感 黄冈 恩施 荆门 咸宁 鄂州 随州 潜江 天门 仙桃 神农架 宜都 汉川 枣阳 武穴 钟祥 京山 沙洋 松滋 广水 赤壁 老河口 谷城 宜城 南漳 云梦 安陆 大悟 孝昌 当阳 枝江 嘉鱼 随县
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淮南 安庆 宿州 六安 淮北 滁州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亳州 黄山 池州 巢湖 和县 霍邱 桐城 宁国 天长 东至 无为
湖南 长沙 株洲 益阳 常德 衡阳 湘潭 岳阳 郴州 邵阳 怀化 永州 娄底 湘西 张家界 醴陵 澧县 桂阳 资兴 永兴 常宁 祁东 衡东 冷水 江涟源 双峰 邵阳县 邵东 沅江 南县 祁阳 湘阴 华容 慈利 攸县
福建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漳州 宁德 三明 南平 龙岩 武夷山 石狮 晋江 南安 龙海 上杭 福安 福鼎 安溪 永春 永安 漳浦
四川 成都 绵阳 德阳 南充 宜宾 自贡 乐山 泸州 达州 内江 遂宁 攀枝花 眉山 广安 资阳 凉山 广元 雅安 巴中 阿坝 甘孜 安岳 广汉 简阳 仁寿 射洪 大竹 宣汉 渠县 长宁
河北 石家庄 保定 唐山 廊坊 邯郸 秦皇岛 沧州 邢台 衡水 张家口 承德 定州 馆陶 张北 赵县 正定 迁安市 任丘 三河 武安 雄安 新区 燕郊 涿州 河间 黄骅 沧县 磁县 涉县 霸州 香河 固安 遵化市 迁西 玉田 滦南 沙河
新疆 乌鲁木齐 昌吉 巴音郭楞 伊犁 阿克苏 喀什 哈密 克拉玛依 博尔塔拉 吐鲁番 和田 石河子 克孜勒苏 阿拉尔 五家渠 图木舒克 库尔勒 阿勒泰 塔城
江苏 苏州 南京 无锡 常州 徐州 南通 扬州 盐城 淮安 连云港 泰州 宿迁 镇江 沭阳 大丰 如皋 启东 溧阳 海门 东海 扬中 兴化 新沂 泰兴 如东 邳州 沛县 靖江 建湖 海安 东台 丹阳 宝应县 灌南 灌云 姜堰 金坛 昆山 泗洪 泗阳 句容 射阳 阜宁 响水 盱眙 金湖 江阴
广东 深圳 广州 东莞 佛山 中山 珠海 惠州 江门 汕头 湛江 肇庆 茂名 揭阳 梅州 清远 阳江 韶关 河源 云浮 汕尾 潮州 台山 阳春 顺德 惠东 博罗 海丰 开平 陆丰
吉林 长春 吉林 四平 延边 松原 白城 通化 白山 辽源 公主岭 梅河口 扶余 长岭 桦甸 磐石 梨树县
西藏 拉萨 日喀则 山南 林芝 昌都 那曲 阿里 日土 改则
广西 南宁 柳州 桂林 玉林 梧州 北海 贵港 钦州 百色 河池 来宾 贺州 防城港 崇左 桂平 北流 博白 岑溪
辽宁 沈阳 大连 鞍山 锦州 抚顺 营口 盘锦 朝阳 丹东 辽阳 本溪 葫芦岛 铁岭 阜新 庄河 瓦房店 灯塔 凤城 北票 开原
云南 昆明 曲靖 大理 红河 玉溪 丽江 文山 楚雄 西双版纳 昭通 德宏 普洱 保山 临沧 迪庆 怒江 弥勒 安宁 宣威
贵州 贵阳 遵义 黔东 南黔南 六盘水 毕节 铜仁 安顺 黔西南 仁怀 清镇
浙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金华 嘉兴 台州 绍兴 湖州 丽水 衢州 舟山 乐清 瑞安 义乌 余姚 诸暨 象山 温岭 桐乡 慈溪 长兴 嘉善 海宁 德清 东阳 安吉 苍南 临海 永康 玉环 平湖 海盐 武义县 嵊州 新昌 江山 平阳
宁夏 银川 吴忠 石嘴山 中卫 固原
甘肃 兰州 天水 白银 庆阳 平凉 酒泉 张掖 武威 定西 金昌 陇南 临夏 嘉峪关 甘南 敦煌
海南 海口 三亚 五指山 三沙 琼海 文昌 万宁 屯昌 琼中 陵水 东方 定安 澄迈 保亭 白沙 儋州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包头 赤峰 鄂尔多斯 通辽 呼伦贝尔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兴安盟 乌海 阿拉善盟 海拉尔
青海 西宁 海西 海北 果洛 海东 黄南 玉树 海南 格尔木
河南 郑州 洛阳 新乡 南阳 许昌 平顶山 安阳 焦作 商丘 开封 濮阳 周口 信阳 驻马店 漯河 三门峡 鹤壁 济源 明港 鄢陵 禹州 长葛 灵宝 杞县 汝州 项城 偃师 长垣 滑县 林州 沁阳 孟州 温县 尉氏 兰考 通许 新安 伊川 孟津 宜阳 舞钢 永城 睢县 鹿邑 渑池 沈丘 太康 商水 淇县 浚县 范县 固始 淮滨 邓州 新野
黑龙江 哈尔滨 大庆 齐齐哈尔 牡丹江 绥化 佳木斯 鸡西 双鸭山 鹤岗 黑河 伊春 七台河 大兴安岭 安达 肇东 肇州
港澳台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在线帮助
祭祀网专业介绍殡葬信息级祭祀相关内容

咨询服务热线:400-0000-391

网址:http://lingmuxx.com/
主页 > 殡葬知识 >

从一些汉字看我国的殡葬习俗

特别提示:本站所有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均来源网络采集(非墓园产品单位在本平台报价及信息提供者),无法保障其准确真实有效,随时间都会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和核实,实际价格以墓园单位报价为准,如有异议,产品单位和平台概不负责,敬请见谅,如有不妥请来电告知,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信息。谢谢!


写在前面的话:今天的这篇文章有些特别和费脑子,言下之意就是需要认真的去读才能深刻理解文中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文献,并多处出现生僻字,要不是读了这篇文章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些字;如果不是有拼音注释,根本都知道读什么,猜也猜不出。所以,我也尽可能的在一些不常见的字上面加了拼音以方便大家阅读。当然,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大可能会遇不到,不过这篇文章的意义对于了解我国殡葬的历史却是很有必要的。看完收获颇多,“殡葬人”必看。
 文章主要讲述了汉民族的殡葬文化及其发展过程,重点讲述了土葬和火葬这两种主要的殡葬方式。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人殉现象,包括奴隶制时代和封建社会早期的活人殉葬及后来用木俑殉葬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孔子对殉葬的反对态度。文章批判了殉葬习俗的野蛮和残忍,呼吁人们抛弃落后、丑恶的文化,推进殡葬改革。
 
以下为正文内容:
汉民族是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汉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谱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殡葬文化就是其中的一种。已有几千年历史的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见证和最重要的载体。通过一些汉字可以探索汉民族的殡葬文化及其沿革。
一、从“死”字可以知道,古人对死的认识是非常质朴的。由于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故而认为人死后有魂魄,所以要招魂,这就是古书中所说的“复”。
死,《说文·歹部》“澌()也。”段玉载注:“《方言》:‘,索也,尽也。······人尽曰死。’”,《释名·释丧制》:“人始气绝曰死。死,也,就消也。汉以来谓死为物故,言其诸物皆就朽故也。”古文字学家对死的解释是很质朴的,他们认为死就是生命结束,就是尸体开始腐烂。死亡是生物界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是新陈代谢规律的反映。
“死”字的甲骨文写作“图片”,象一个人面对枯骨进行凭吊,一个大活人面对尸骨,垂首低眉,沉痛哀悼。造字者在“死”字中融人了某种情感。人是有感情的。生者对死者留恋、思念,这是真、善、美的人性的流露和表现。所以,古人在人死之后,还要进行招魂的仪式,古书中把这种仪式叫做“复”。郑玄注《周礼》时引郑众的话说:“复,谓始死招魂魄也。”《礼记·檀弓》对“复”的解释是有道理的:“复,尽爱之道也。”复就是返还,就是希望死者魂魄回归尸体。在无神论者看来,灵魂本是子虚无有的。人有时候由于某种原因,形成所谓“假死”,甚至有时心脏也暂停跳动,这在生活中是常见现象。呼吸恢复,心脏又重新跳动,这在古人看来,就是所谓的灵魂返回。这是古人知识贫乏的表现。所谓魂魄, 都是在一些人的想象和幻觉中出现的,同心理作用有关。世上本没有灵魂,南北朝时的范填在其不朽的名著《神灭论》中就已说得很清楚了。
二、“葬”字形象地说明远古先民处理尸体的简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尸体的处理也复杂起来。先是“殓”,用“櫬(chèn”、“棺” 、“椁”包裹尸体,再是“殡”,最后才是葬。说到底,还是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要有一个逐渐减弱的过程。
远古先民处理尸体,一般是用草包裹尸体,弃置荒野,待其自然腐烂,称为“天葬”。《吴越春秋》里有这样的记载:“古者人民朴质,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这可以从“葬”字的造字上得到印证。《说文·茻(mǎng)部》:“葬,······从死(死即屁—尸的繁体的省形在草中。”《易·系辞传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也说明了处理尸体之简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人们对尸体的处理也复杂起来。
据《礼记》记载,人死后首先要敛。敛又写作殓(liàn),殓是为殡葬而造的专字。《说文·攴(pū)部》:“敛,收也。”敛就是收敛。又可以分为小敛、大敛小敛即为死者招魂无效后对尸体进行洗浴、穿衣,然后在死者口中放人米、贝、珠、玉等物,称为“饭含”。大敛即把尸体放人棺材。
棺分为櫬(chèn、棺、椁(guǒ)。《说文·木部》:“,棺也。”王筠《说文句读》:“,附身棺也。”,段玉裁注:“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即外棺。人死后用棺,是从舜时开始的。《礼记·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jí)周;殷人棺, 周人墙置霎(shà)。”这是说虞舜时用由土烧制而成的棺;夏朝用砖砌在陶棺周围;商朝才用木制棺;周朝人则在棺撑外垒墙并加上棺饰。用棺的目的,只是为了掩护尸体,延缓其腐烂。《说文·木部》“棺,关也,所以掩尸也。”统治者希望尸体永不腐烂,所以往往要用多重棺。《说文·木部》段玉裁注:“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候再重;大夫一重。”古人也有反对滥用棺的。《韩非子·内储说上》“棺过度者戮(lù)其尸。”墨子也主张薄葬,他在《墨子·节葬下》中说“ 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但是历代封建帝王,为显示其天下独尊,一般都是自登基之日起就开始为自已修造陵墓,死后更是棺重重,珠宝无数,恨不得把整个天下都带进坟墓。然而其尸体又有几个不腐烂的?已经发掘的明、清两代几个帝、后的陵寝,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尸体入敛后,要停枢待葬,这个过程称为“殡”。殡期完成才下葬。土葬的方式最早是把棺材埋入土中填平而不堆起坟堆,称为“墓”。坟是后世才出现的。火葬从古就有,以其优越性必定成为殡葬的主要形式。
远古先民,基于物质条件和思维条件,在殡葬之事上不可能那样讲究和排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观念也起了变化,在殡葬问题上也讲究起来。
尸体人敛后,有一个停枢待葬的过程,称为“殡”。《说文·歹部》:“殡,尸在棺,将迁葬柩。”殡的时间有长有短,据《礼记·王制》称:“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候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即使平民死后人敛三天,停殡也要三个月才下葬,确实太长了。所以有识之士在这个间题上就很灵活。孔子说过,父母死了,衣物能够遮盖身体,人敛后不再停殡而立即下葬,哪怕没有椁,只要能根据自己的财力去办,这就是礼了。(见《礼记·檀弓下》
殡的地点,按周朝的规定,一般是在住室前面的西台阶上。《礼记·檀弓上》:“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到春秋时期,一般殡于祖庙。《左传·禧公八年》“凡夫人,不薨(hōng)于寝,不殡于庙。”就是说,诸候的夫人,如果不是死在寝室,就不能在祖庙停殡。另据《左传·嘻公三十二年》载“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这也是因为晋侯的祖庙在曲沃。但这也不是不可变通的。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就一反常规。《礼记·檀弓上》“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qú)。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zōu)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孔子由于不知父墓所在,才把母亲的灵枢停殡在五父的路口上,得知父墓所在之后,才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在防。由此看来,一般平民,停殡灵枢的地点,是比较自由的。
停殡到期,就要下葬。《说文·茻(mǎng)部》:“葬,藏也。”《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葬的目的就是把尸体掩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葬的方式,最早是天葬,即用草包裹尸体,弃置野外,待其自然腐烂。时代在发展,物质丰富了,也由于天葬太不雅观,难免有野兽的撕咬、偷食,又不卫生,才有了土葬。土葬较天葬来说,进步了许多,所以被普遍采用。因此,也就有了“葬”字的另一种写法:“㘸(zàng)”。后来,“葬”行而“”废。
我国土葬历史久远。在商朝以前,土葬的形式与后世不完全相同。那时的土葬只是挖个坑穴,把灵枢掩埋上,地面上并不堆土城坟,称为墓。《广雅·释邱》:“墓,冢也。”王念孙《疏证》:“盖自秦以前,皆谓葬而无坟者曰墓,汉则坟墓通称。”段玉裁注《说文·土部·坟字》时说“析言之则墓为平处,坟为高处。”大约到春秋时代,仍然是只修墓而不修坟。《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礼记·王制》“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即下葬时不因下雨而停止,下葬后既不堆土也不在上种树。孔颖达在注疏《礼记》时说:“古者,殷以前,墓而不坟。”由此看来,至少在商朝以前,掩埋灵枢一般是不堆坟的。这可能是为了更好地掩藏尸体而不让外人知道吧。
后世,大约是为了生者便于悼念死者,才堆起坟堆,甚而立碑,由不愿让人知道尸体所在变为有意让人知道。人的思维方式起了变化。堆坟立碑一直普及到平民而延续下来。历代封建帝王无不大修陵墓。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其陵墓周长数公里,可谓大矣!西汉文帝应该说是一位较能体恤民众疾苦的皇帝,他生前曾言:“不治坟,欲为省。”然而在他死后葬在霸陵,单是征调来填塞墓穴、墓道的民工就有3.1万人。这在《史记·孝文本纪》中有明确的记载。至于其他一些封建皇帝的陵寝,也无一不是规模浩大。
火葬在先秦古籍中已有记载。《墨子·节葬下》中说:“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仪渠,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地处现在的甘肃省。宋朝,火葬较为发展。据顾炎武《日知录》载:“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以来,此风日盛。”《水浒传》里有关武大郎被毒死后并很快被火化的描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我们从中可看出两点。一是火葬的形式,即聚柴焚烧;二是火葬的广泛与普遍:一个小县城的普通百姓死后都是进行火葬。
从科学的角度看,土葬是尸体经过微生物的侵蚀分解,形成无机质,过程缓慢,大约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几百年。火葬则是尸体的有机质快速氧化,形成无机质,过程短暂。从经济、卫生、生产的角度看,火葬也优于土葬,并最终代替土葬。
四、我国奴隶制时代,奴隶主死后,要杀死或活埋奴隶以陪葬,这在古书中叫做“殉”。
我国的奴隶制社会,有一种用活人陪葬的野蛮制度。奴隶主下葬时,要在墓穴中杀死或活埋一些奴隶,这是多么惨绝人寰的行径!《墨子·节葬下》中就叙写了这种事情:“天子诸侯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古书中把这种用活人陪葬的情况叫做“殉”。《玉篇·歹部》:“殉,用人送死也。”后来才引申出为了某种理想或目的而舍弃生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人殉制度渐渐被取消,但个别的统治者仍然坚持这样做。《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zhēn)虎为殉。”秦伯任好,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史记·秦本纪》也记载了秦武公死后用活人殉葬的事情:“武公卒······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另外,《战国策》、《礼记》等书中也有不少记载统治者坚持人殉的材料,由此可见一斑。这种野蛮、残暴的行径在当时就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反对。《诗经》里就有一首《卫风·黄鸟》的诗,专门讽刺批评秦穆公的杀殉做法。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反对用活人殉葬,就是对用像人一样的木俑作随葬品都深恶痛绝。《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孔子之所以这样痛恨用木俑来随葬,就是因为木俑有着人一样的面孔,并因其内部机关使其能跳能走。在孔子看来,用木俑随葬也是对人性的毁灭。
奴隶主用活人殉葬,说明其凶残。而到了秦末二世胡亥为秦始皇发丧时竟然下令将后官殡妃无子者及造墓工匠全部杀死以从葬,令人发指。晚唐的懿(yì)宗皇帝,崇信佛教。但在他的女儿死后,竟然命宫女为女儿殉葬,虚伪而残暴。尽管时代已到了活人殉葬为千夫所指的时候,但仍然发生如此悲剧,这说明腐朽、没落的阶级意识是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殡葬文化,有其朴素善良的一面,也有其腐朽与丑恶的东西。我们要继承发扬优良的东西,抛弃落后、丑恶的东西,破除迷信,推进殡葬改革,使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占领整个思想阵地。
 

(浏览: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0000-391

    祭祀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1010630号-2